戈壁深处,西北油田大涝坝集气处理站。生产运行班班长李连江练就的“四步查漏法”绝活,让基层职工赞不绝口,称为传奇。
“不好”,今年6月,李连江在巡检时,习惯地扫了一眼“长明灯”,语气一下子变得急促起来。
“怎么了?”和李连江一起巡检的王大超一脸疑惑地说。
“你没发现今天的‘长明灯’比平常大了一点吗?”
“没看出来,你是不是太敏感了。”
“快走,看看是不是放空阀内漏。”
“长明灯”是站内为确保安全生产而设置的应急处理装置。一旦出现突发情况,可以对天然气进行燃烧,避免造成管线憋压、天然气泄漏等安全隐患。
现场经验丰富的李连江,同油气生产装置、集输管线打了二十多年交道,深知管网、阀门刺漏或内漏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。轻则造成能源浪费、环境污染,重则发生闪爆等恶性事故。
说话间,他们已快步来到集输单元露点换热器手动放空阀处。只见李连江关了关放空阀,又摸了摸阀门两边的管线,再侧耳细听油气流声音,一切正常。
“问题出在哪呢?”李连江坚信自己的判断不会有错,既然集输单元没有问题,那问题一定出在主工艺单元干燥塔放空阀上。经过细致排查,果然是再生气安全阀内漏。后经拆除安全阀重新校验安装,“长明灯”恢复正常。
“班长,你太牛了,真绝!”王大超佩服地竖起了大拇指。
这让旁人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的绝活,其实是李连江长期的经验积累,刻苦训练的结果。
“这些管线,你必须做到3秒内判断出它从哪儿来,到哪儿去。只有这样,在出现问题时才能快速做出正确的分析。”李连江面对错综复杂的油气集输管网、成千上万的阀门,他一点点记,一条条画,直到所有流程烂熟于心,熟能生巧。
一天,安全员巡检发现露点换热器处有天然气刺漏,但拿着检测仪四周转,就是找不到漏点。李连江来后,很快发现一条细小的地面裂缝中有轻微的气体飘出,准确判断出地下管线的刺漏点。
“在现场巡检,不能只是在常规路线上简单的重复和记录,看到的数值、听到的响动、闻到的气味、感受到的温度,对每一处变化都不能掉以轻心,都要认真思考、分析背后原因,这样才能尽早、尽快解决安全隐患。”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,李连江常常把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员工一起分享,要求他们在现场认真对待每一次常规巡检和基本操作,敏锐发现异常情况,及时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。
如今,他只要从装置、管网旁走过,凭着看一看、听一听、摸一摸 、闻一闻就能很快判断出是否有刺漏、漏点在哪。他还将这些积累的经验,总结成看、听、摸、闻“四步查漏法”,在全厂得到推广。为此,他多次被评为西北油田先进生产工作者,荣获厂“集输先锋”称号。他带领的班组连年被评为西北油田、采气厂安全生产班组。
面对同事们敬羡的目光,李连江很坦然:“这没什么,只认真些、多用心,就都能做到。”(新闻来源:中国石化新闻网 连鑫龙)